|
|
兩年前在一次朋友聚會中筆者曾提出過一個問題:QQ式的即時聊天方式到底能延時到何年? 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,是因為覺得現在玩QQ的網民已經不象上世紀90年代末時那么瘋狂了,許多人甚至覺得現在玩QQ很無聊了。登錄QQ后通常是跟好友發(fā)幾句俗得不能再俗的問候語或發(fā)幾個同樣俗得人想吐的表情就掛在一邊干邊的事了。
上世紀90年代,國內互聯網發(fā)展還是起步階段,撥號上網,56K的下行帶寬,大多數用戶的電腦也只是486、586的配置。在這些條件的制約下,互聯網的用途極為有限,貴族般的網民上網僅僅是用IE(或是讓人懷念的Netscape網景`-`)瀏覽器看看新聞或發(fā)發(fā)郵件。完全沒有現在的網游、網絡音樂、網絡視頻的這些概念。可恰好是這些軟、硬環(huán)境的制約造就了QQ初時的輝煌。 正當網民在感嘆互聯網無用武之地時,騰訊QQ橫空出世了。在大多數國人還不知道手機為何物的年代,QQ成為了人們相互聯系,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。網民們言必QQ,一個Q號是落后,10Q號不言多。
90年代后的十多年來,隨著中國互聯網的迅速發(fā)展,騰訊QQ依然一路凱歌,這得歸功于它不斷豐富的功能。個性表情、語音、視頻、傳輸文件等不斷迎合了網民的需求。所有這些似乎讓人覺得QQ已經很完美了,但話說回來,平日里經常用這些功能的會有多少人?有誰會喜歡對著麥克風不停的講,有誰會喜歡一直看著視頻里面那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面孔,有誰會三頭兩天用QQ發(fā)送文件。現在QQ的這些功能大多數網民只當做日常的網絡工具而已,它已經不能滿足網民娛樂和文化方面的更多需求。由此看來,QQ式的即時通訊軟件已經顯得不合時代了,此類聊天模式不會再有出路,新浪的UC就是一個例子,騰訊公司對于QQ軟件的發(fā)展也似乎是黔驢技窮了。
那么,后QQ時代的即時通信軟件路該如何走?之前筆者也是沒有任何想法,直到幾天前在網上發(fā)現了一款名為“歡樂地球村”的軟件后,感覺眼前一亮,似乎看到了即時通訊軟件的未來發(fā)展之路。
據“歡樂地球村”軟件稱這是一款國內首創(chuàng)的集三維聊天和商務會展為一體的新型互聯網互動平臺。用戶登錄后在三維立體的場景中行走。每個用戶注冊時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三維人物模型,可以設置人物的身高、腰圍、衣服顏色等參數,登錄后在場景中有一個代表用戶“自己”的人物。場景中有廣場、公園、咖啡館、產品展館等,用戶可以在虛擬的三維場景中一邊看風景一邊和其它用戶聊天。可以三五成群的在咖啡館優(yōu)美的背景音響下海侃,也可以和“情人“在公園中漫步。這款軟件改變了QQ通常的文字交流方式,用虛擬的三維場景呈現現實,確實很有創(chuàng)意,讓人耳目一新。雖然此軟件的功能目前還不是很完善,但在這筆者可以大膽的預言,它必將成為未來即時通訊軟件發(fā)展的希望之星。
哈哈!“不是我不明白,這世界變化快”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