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孫中山先生大哥孫眉的曾長孫孫必勝今年68歲,退休前是一名建筑工程師,他自稱“一半時間是在家鄉(xiāng)中山市,一半時間是在美國加州”。孫必勝說,他們兄弟五人,還有必興、必達、必成、必立。五弟在蘇州工作,其余在國外。“雖是孫氏后人,但我們并沒有看到中山先生。現(xiàn)在了解到的故事,也是聽別人講述的。故事大部分是前輩講給我們聽的。”
記者在采訪時發(fā)現(xiàn),孫中山先生及其親友的后人不少人說著流利的粵語或英語。孫中山次孫孫治強的夫人林倫可女士解釋說,這要跟當年孫氏親友鬧革命,許多親友不得不避難海外有直接關系。
從美國加州趕來的孫中山妹妹孫秋綺的孫女林蓮芳女士今年73歲。她告訴記者,爺爺林喜智跟奶奶孫秋綺生下大女兒沒多久便去了美國謀生,一直支持孫中山的革命工作,結果直到20年后才有機會回國看到大女兒。爺爺?shù)膬鹤映錾鷷r比他的大女兒小20歲,就是這個原因。那時回來被抓住就砍頭,所以鬧革命時,只有孫中山的姐姐、妹妹還在國內東躲西藏,其他親友都躲到海外去了。
海外親友用不同的方式支持孫中山革命,做出很大犧牲。林蓮芳回憶說,1908年前后,孫中山寄給爺爺一封信,希望爺爺幫助購買黃豆、火柴、衣物等物品。實際上,那是一種躲避檢查的、只有他們才懂的、購買軍用物資的暗語。像這樣的書信,海外親友收到很多。他們都在背后默默支持孫中山革命直至成功。
林蓮芳女士是第一次來南京。她告訴記者,父親林鏡和姑姑林躍梅曾在1929年從廣東中山趕到南京,參加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。如今70多年過去了,“中國人有氣魄,終于獲得國家獨立和民族富強,這是孫中山先生的心愿。我們替他看到了。”
20年前,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時,孫必勝五兄弟隨親友團一起來到南京謁陵。他說:“如今是故地重游,大家感覺每次來祖國都有新變化,有許多地方變化快得跟不上記憶。我們很榮幸,能有機會看到今天祖國的繁榮昌盛,海港、鐵路、水庫都成了現(xiàn)實。實現(xiàn)了孫中山先生一生振興中華和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追求。這也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的愿望。”
林倫可女士說,現(xiàn)在孫中山后人已經傳到了第五代,大家大部分在美國生活,平時大家有聚會,十幾人,二十幾人,但規(guī)模很少有今天這么大,難得來的人這么齊全。
世事變遷,國富民強的圖景讓人振奮,也讓人感慨。林倫可女士說,當年先人為了革命出生入死,大家背井離鄉(xiāng)。雖是偉人后代,我們沒想到要特殊化,平時都很低調,在國外鄰居也不一定知道我們是孫中山先生后人。大家過著平凡的日子,無論在美國、中國香港,廣東中山老家,還是蘇州、南京,該上班的上班,該生活的生活。
[ 本帖最后由 阿呆 于 2007-2-26 11:09 編輯 ] |